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中暑的急救与预防
文章来源: 转载自HAOYISHENG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978

影响中暑的因素

一般在气温超过34℃时开始有中暑病例的发生,高温作业时气象条件越恶劣越易引起中暑。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湿热型比干热型更容易引起中暑,中暑的发生与个体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如体弱带病工作、病后未恢复即参加高温工作、持续高温工作而未休息、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情况容易发生中暑,在炎热的夏天,老人、长期卧床的病人、产妇等在屋内通风不良、空气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起中暑,此外饮酒过量等因素也容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1)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①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②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 heatstroke) 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里的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2)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

3)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中暑的现场急救

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预防措施

技术措施:隔热,通风降温。

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个人防护,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组织措施:严格按照《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搞好厂矿防暑降温工作。


市医院急救分站:张发兵

联系我们

电话:0558-2118752

传真:0558-2118752

邮箱:fyjj120@163.com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中清路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