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他,醒了 |
文章来源: 二院急救分站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110 次 |
2025年3月27日13:27,一名16岁的学生从床上下来突发抽搐,然后呼之不应,紫绀。宿舍教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120指挥调度中心调度员电话指导下徒手心肺复苏。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20急救分站接到任务后,急救单元医生张家乐、护士王建国、驾驶员王伟立即出发快速赶到现场,见患者紫绀,皮肤湿冷,瞳孔散大固定,无心跳呼吸,立即现场予胸外心脏按压、喉罩置入、呼吸球囊正压通气重建呼吸、接人工心肺复苏机、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心肺复苏药物、监护,就近送往市二院。途中患者出现室颤,立即电除颤,心率并未恢复,随即转入重症医学科内科病区(ICU) 病人转入ICU后仍处于心脏停搏状态,予紧急上人工心肺机(ECMO),使用ECMO进行心肺复苏(ECPR),很快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但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血压不能维持,心内科会诊后于入院第二日行心脏球囊反搏术(IABP),血压趋平稳。患者心功能好转,逐渐撤离ECMO以及IABP。4月4日,患者苏醒,撤机、拔管,5日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康复。 7日床边随访,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认知、思维正常,已经可以扶持下床。未见明显脑损伤后遗症。 回顾该病人抢救过程,突然发病、紧急呼救、教职工在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员电话指导下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心肺复苏,二院分站急救单元快速反应、高效救治,二院急诊科、二院内科ICU病房快捷绿色通道,ECMO、IABP等新技术加持,组成了完美的生存链,让病人获得第二次生命。急救知识的普及、紧急救援中心的快速反应、院前急救人员高效、准确的现场高级复苏、绿色通道、医院内高新技术的及时支持共同谱写了生命的赞歌! 徒手心肺复苏(CPR)知识普及(成人) 心跳呼吸骤停是最紧急的医疗事件,黄金4分钟内施救,患者未发生脑损伤,救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4分钟内医务人员很难到达现场,因此向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十分重要,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怎么样为心跳呼吸停止病人施救? 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救人前先要判断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才救人,如果现场有不安全因素,比如车祸现场,应将病人搬运到安全环境才施救。环境安全,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现判断意识,轻拍双肩,大声呼喊,没有意识,通过听、看、感觉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判断时间10秒钟。 1、发现患者无呼吸,立即呼救(内容:请人帮助、请人拨打120、请人取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按压点在成人俩乳头连线之间。 操作者十指相扣,前臂伸直。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30次。 2、清除口腔异物,开放气道 采用压额抬颏法,成人下颏角、耳垂和地面成90度角。 3、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次,每次吹气量约400毫升。吹气不要过猛过快,吹气时眼睛余光扫射胸部,看到胸廓微微起伏就可以了。 4、检查:心脏按压与吹气比为30:2,连续做5个循环,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触摸颈动脉的同时观察呼吸,判断时间为10秒钟。 如果触及颈动脉搏动,病人有呼吸,面色由紫绀转红润,或者病人出现肢动、呻吟,说明心肺复苏有效。如果没有效果,继续按30:2胸外心脏按压加上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医务人员前来接替。 5、如果第一反应人不愿意行对口人工呼吸,单纯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术也是有效的!许多心肺复苏成功的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在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施行对口人工呼吸。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在徒手心肺复苏术(CPR)上的贡献是:心前区叩击。方法是:当发现病人心跳骤停,立即在病人心前区(两乳头连线中点)实拳叩击,适当用力,如果一次无效,可以连续叩击2-3次,再无效,立即CPR。操作最短不到一秒钟就可以完成,高效,使用。 供稿:吴龙飞 审稿:赵玉 |
电话:0558-2118752
传真:0558-2118752
邮箱:fyjj120@163.com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中清路288号